信息编码的过程是什么

2021-02-03 09:49发布

6条回答
我的网名不再改
2022-02-17 15:17

在通信理论中,编码是对原始信息符号按一定的数学规则所进行的变换。使编码的目的是要使信息能够在保证一定质量的条件下尽可能迅速地传输至信宿。在通信中一般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不失真或允许一定程度失真的条件下,如何用尽可能少的符号来传递信息,这是信源编码问题;其次是在信道存在干扰的情况下,如何增加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又使信息传输率最大,这是信道编码问题。信源编码定理(申农第一定理)给出了解决前一个问题的可能性,并同时给出了一种编码方法;有噪信道编码定理(申农第二定理)指出存在着这样的编码,它可使传输的错误概率接近于信道的容量,从而给出了解决后一问题的可能性。因此,在通信中使用编码手段可以使失真和信道干扰的影响达到最小,同时能以接近信道容量的信息传输率来传送信息。
功能
1.鉴别 编码是鉴别信息分类对象的唯一标识。
2.分类 当分类对象按一定属性分类时,对每一类别设计一个编码
信息编码
信息编码
,这时编码可以作为区分对象类别的标识。这种标识要求结构清晰,毫不含糊。
3.排序 由于编码所有的符号都具有一定的顺序,因而可以方便地按此顺序进行排序。
4.专用含义 由于某种需要,当采用一些专用符号代表特定事物或概念时,编码就提供一定的专用含义,如某些分类对象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等。
目的
信息编码的目的在于为计算机中的数据与实际处理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
基本原则
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是在逻辑上要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又要适合于处理的需要;
结构易于理解和掌握;
要有广泛的适用性,易于扩充。
代码类型
一般应有的代码有两类,一类是有意义的代码,即赋予代码一定的实际意义,便于分类处理;一类是无意义的代码,仅仅是赋予信息元素唯一的代号,便于对信息的操作。常用的代码类型有:
(1)顺序码,即接信息元素的顺序依次编码;
(2)区间码,即用一代码区间代表某一信息组;
(3)记忆码,即能帮助联想记忆的代码。
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因而编码的方案也非常多。例如:我国制定的包括一、二级汉字和常用符号的图形字符代码(GB 5007-85),日文、韩文等其他文字与符号的“大5码”(BIG 5),英文字符的“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
系统设计
1、确定系统目标:根据系统的总目标确定PDM系统的信息内容,对企业与产品相关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各类信息的性质、特征;优化和重组信息分类;统一定义信息名称,提供系统设计数据。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信息:物料、设计文件(方案、计算书等)、工艺文件(工艺路线、工艺过程卡片等)、产品图纸、更改单等。
2、数据调查分析:
初步调查:初步调查是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包括企业生产计划、生产类型、产品品种、产量、设备、工艺、生产能力、质量、成本、产品的稳定性、产品的发展趋势、库存、销售和服务情况等。
现状调查:根据初步调查所确定的信息范围对企业现行的信息分类、编码情况和产品结构数据等进行深入的调查,收集全部应有单据、报表、台帐明细表、各类文件等。
《信息编码》
《信息编码》
特征分析:对收集到的信息采用特征表的方法进行特征分析,对需要统一名称的或多名称的事物或概念、数据项和数据元统一定义。
3、确定清单:初步整理收集来的信息,列出清单或名称表,并尽可能使用文字、数字的代码进行描述。
4、制定编码规则 每个信息均应有独立的代码,信息代码一般是由分类码和识别码组成的复合码。分类码是表示信息类别的代码,识别码是表示信息特征(如结构形状、材料、工艺等)的代码。
信息分类编码系统的结构一般采用十进分类法系统。十进分类法系统中,层次是以树的结构形式表示,各码位数字的位置依前一位而定,并用0~9数字表示,每个码位表达一个固定的含义。
为了保证代码正确的输入,对较长的代码和那些关键性的代码,应加校验码,以检查其输入、传输等操作而产生的错误。
不同类别的信息可以有不同的编码规则,对同一类信息采用等长编码。
5、建立编码系统:选用实际应用中已经成熟的编码系统,尽量采用企业已存在的各种不同内容的信息代码(物料代码、产品代码和工装代码等),予以试套、调整和修改以变为本企业的信息编码系统。
6、验证:编码系统形成后,应对编码系统进行试套验证、修改和补充,以确保编码系统的可靠性及适用性。
7、发布实施:全部分类系统、编码系统和各种代码应按企业标准
8、结论
产品信息编码是离散型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它是实施PDM的前提,更是实施ERP的必要条件,对一个集团企业,如果其子公司业务相关联,不管是单地点或是多地点公司,都应当采用统一的编码体系。科学设计一套编码体系是保障PDM/ERP成功的关键,在进行编码体系设计时,应当要有标准化人员、产品设计人员、采购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人的共同参与,充分考虑好各独立子系统的需求,同时,更要考虑好各子系统编码的集成,以免产生新的系统孤岛。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