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育标准化,其实只是“唯标准化”而已?

2021-01-26 11:34发布

有人曾经观察总结过:日本老师在学生画苹果前会拿一个苹果让学生看个够,然后再让学生去画;美国老师会给学生每人发一个苹果,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去画;中国老师则规定先画左边半圆,再画右边半圆,且左边涂红,右边摸绿。结果,日本小朋友画出来的苹果像南瓜,美国小朋友画出来的苹果像鸭梨,只有咱中国的小朋友画出来的苹果是标准化苹果。

  其实,对于教育标准化的讨论似乎从2014年在线教育概念兴盛之时就常被提起。甚至对于相对难以实现标准化的素质教育,好未来董事长&CEO张邦鑫都曾表示“更看好能实现标准化、与科技相结合的素质教育企业。

  那么,教育标准化究竟是什么?我们是否又要将教育标准化吗?

  标准化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概念,但是对于真正致力于推动行业进步的人来说,它应该是一条通向彼岸的路径。只不过教育标准化需要在体现教育特点的同时,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实现教育目标。因此,教育标准化需要一定的限度,而这种限度的出发点是学生的成长,是教育的本真。也因此,我们在正确理解教育标准化时,要正确理解。

  服务标准化≠教育标准化

  教育行业到目前为止还是十分依赖于人的行业,所以品控的方差波动非常之大。而教育企业的规模跟品质成正比,包括老师、教研、上课的模式等因素,我们发现一旦规模扩大,品控就很难保证,利润就会不断降低。虽然我们也看到很多的传统教育培训企业提供了“标准化课件”或者“标准化教案”,试图实现标准化服务,但收效仍待考证,老师们几乎不会接受已经做好的标准化课件和教案,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应该在教学的时候结合自己的风格来设计课件内容。

  内容标准化≠教育标准化

  内容标准化可以说是实现教育标准化的基础,比如中小学的教材,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等,拆分后的解释就是怎么定义某个学科、某个考试;怎么在这样的定义下提取出对应的知识点分类&归纳;以及是怎么在归纳的知识点下配合哪些的教学方式以及练习等。

  例如:语言学习“能力模型”:从“能力点”的角度进行了模型建构,避开语言学习中知识切片相互交叉的问题,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出一个英语学习者的能力状态,并结合能力状态给予相应的指导和训练。

  能力模型的搭建其实是根据人们第二语言学习的认知机制展开,这也是现在的很多公司在做的【教研】。但是根据芥末堆公开报道显示:从目前来看,教研主要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是传统教研,主要负责研发课程体系和课件;第二代教研要让教研与技术相结合;而如今的第三代教研除了要懂教研外,还要有产品意识,要让内容能够产品化。

  所以虽然内容的标准化是基础,但是却远不等于教育标准化。

  另外,教育部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

  标准是可量化、可监督、可比较的规范,是配置资源、提高效率、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工具,是衡量工作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尺度,是一种具有基础性、通用性的语言。

  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标准的重要性愈益凸显。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引导我国教育总体水平逐步进入世界前列,必须增强标准意识和标准观念,形成按标准办事的习惯,提升运用标准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可观察、可量化、可比较、可评估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标准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因此,归根到底“标准化问题不是标准化本身的问题,而是人们如何对待标准化的问题。教育标准化的利益主体应该是社会。教育不能“唯标准化”,标准化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教育中的标准化应该有所侧重,即需要在体现教育特点的同时,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